当前位置: 主页 > 物流新闻 > 物流新闻 News

漕运-古代物流的一种

时间:2018-03-16 12:27 点击次数: 目前,物流业这个新兴的行业已开始在我们国家兴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虽说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仅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它在我们国内已逐渐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其中有一个我们对物流毫不排斥的原因是我国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近似物流的形态出现。在当时,人们并不像现代这么注重物流的作用,也没有为它下一个定义,但它在古代的社会中却占着或多或少的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物流的重要性也随之深入人心了,特别是在运输方面。中国古代的“物流”,其含义自然和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千年。考察了解古代的物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古代物流方式
——漕运
为了供皇室宫廷的消费以及文武百官的俸禄支出乃至军饷的开支等,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征得的田赋税收、粮食、物品运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这种运输方式称之为漕运,运输的粮食称之为漕粮,方式有河运、水陆联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而转运漕粮。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漕运制度基本完备的时期,宋代出现了对漕运研究的著作,除了在正史和典籍中设有“漕运”的专门章节外,漕运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专著也接连出现。到了清代,漕运制度不管是从组织机构、法规制度、人事安排等各个方面,都更加趋于完备,成为中国古代漕运制度的总结者和实践者。
而最先通过文字对漕运的记载,始于秦汉。关于秦国漕运的记载不是很多。秦始皇派兵攻打匈奴时,从山东向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转运粮食;攻打南越时,凿灵渠沟通湘江与西江水系运粮。大秦的漕运,主要是将东方的粮食运抵中西部的咸阳,从全局来看,最重要的转运中心在中原,因此秦王朝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敖仓于成皋(今河南荥阳西五里)。这个粮仓,已经有物流中心的影子,开始实行统一配送了。西汉时,东方的粮谷多从此西运,东汉时置敖仓官,属河南州郡管辖。
    楚汉相争时,萧何将关中的粮食通过漕运转至前线,保证了军队的食粮,为刘邦最终战胜了楚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漕运逐渐制度化。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及漕渠,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沿渠民田也能得到灌溉之利。
东汉建都洛阳,从山东、河北、江淮等地转漕粮食到京师,路程较近,又不需经过砥柱之险,改善了漕运困难的局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在洛阳南修阳渠引洛水以为漕。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自荥阳(今荥阳县的东北)到千乘(今山东高青高苑镇以北)海口,筑堤修渠,便利了南来的漕粮自淮河入汴,北来的漕粮循河、洛而西,使京师粮食供应不忧匮乏。
隋初时,除自东向西调运外,还从长江流域转漕北上。隋炀帝动员了大量人力
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
    唐代的漕运是把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的米粮运到黄河,再转入洛水,运到洛阳。唐初每年运粮不过一百万石。洛阳以西黄河段有三门峡之险,通过陆运到关中,工费艰巨。漕运历经裴耀卿和刘晏的改革,实行分段运输的“转般法”,漕船(运粮的船只)从江淮到汴口(即汴河从黄河分流之处)即回,再由官府雇船载运,由黄河转入洛水,再水陆兼运至关中。分段接运,储入仓库,使“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运粮最多时可达110万石。宋朝时,官僚机构庞大,养兵最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汴京与江淮间的路程比唐代长安与江淮间的路程几乎缩短了一半,而且由淮入汴,河道无阻,漕运量每年以600万石计,最多可达800万石。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曾多次对大运河进行开发整治,使南从杭州北到大都都有水道相联,使其承担漕运的任务。但因会通河流经山东,地势较高,水量不足,时有阻断。元朝初年,同时开始开辟海道,以利漕运。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朝廷命朱清、张瑄监造海船,招募漕丁,实行海运。漕船沿海岸航行,比较费时。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深入外海,其路线是:从刘家港(今太仓浏河)至崇明岛,然后去黑水洋(即黄海外)到山东半岛的成山角,达莱州湾,直达沽口。元朝时以海运为主,每岁所运的漕米从100多万石到300多万石。但海运艰险,每年都有漕船遇难,平均要损粮10多万石。
    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燕京,也采用海道运漕粮,每年运的漕粮达100万石,建百万粮仓于直沽,筑城天津卫,以万人为漕兵戍守。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又致力于重开大运河,重点在济宁到临清一段的会通河。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开清江浦河道。自此运河复通,海运即告停顿,漕运专由河运负担。这时,行驶在运河线上的漕船有几千艘甚至达到万艘。清顺治建都北京,漕粮的岁征为四百万石,并设漕运总督,驻淮安。清朝中叶,会通河时有阻断,漕运不便,于是,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以官督商运,又举办海运,于上海设海运总局,雇商船转漕至天津,交官验收,然后用驳船运至通州。漕粮由平底海船海运为主。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漕粮全部改用机动船和铁路列车运输。辛亥革命后,漕粮的全征基本折色,从此,漕运始告结束。
点评:中国的漕运开始于秦王朝,在清王朝慢慢消失,了解了中国的漕运史,偶然发现,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这中国的漕运史正好贯穿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历史时期。
漕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以水运为主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流传最远、最为正规的运输方式。让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中国的漕运机构和漕运权属始终隶属于皇家官用,自始至终没有发展出民用的漕运运输机构,几千年来,老百姓始终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服务。
上一篇:古代“高速公路”
下一篇:传统物流分析
鹏程物流 | 物流线路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c) 2015 绍兴鹏程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2733632 手机:13989878532 总部地址:绍兴袍江越东南路328号物流配送中心一区104号